2021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聚力打造“四城一业”、建设“中共创建第一城”首善之区总目标总任务,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推进“两个统筹”,全面抓好“六稳”“六保”,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兜牢兜实民生底线,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
一、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GDP)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5.96亿元,同比增长4.1%,位居全市第五。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亿元,同比增长11.6%,位居全市第四。
(三)消费市场缓慢回暖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4.1亿元,同比增长12.7%,位居全市第四。
(四)财政收入
2021年全年,全区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2230万元,同比下降1.8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1345万元,同比增长6.92%,增幅在各县区排名第三(除开发区外)。
二、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一)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
分级次完成情况: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2592万元,同比下降12.43%,减收3207万元。上划省级收入完成6836万元,同比增长1.71%,增收115万元。上划市级收入完成1457万元,同比下降8.13%,减收12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345万元,同比增长6.92%,增收2029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6.3%、10.99%、2.34%、50.37%。
分结构完成情况:税收收入完成58560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94.1%,同比下降2.09%,减收1253万元。其中:三大主体税种完成41657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6.94%,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71.14%,同比下降12.85%,减收6142万元;其他各税完成16903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27.16%,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28.86%,同比增长40.69%,增收4889万元。非税收入完成3670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9%,同比增长1.69%,增收61万元。
分税种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预算科目 |
2020年1-12月 |
2021年1-12月 |
增长(±%) |
增减(±) |
占财政总收入(%) |
税收收入 |
59813 |
58560 |
-2.09 |
-1253 |
94.10 |
增值税 |
31671 |
27532 |
-13.07 |
-4139 |
44.24 |
消费税 |
240 |
329 |
37.08 |
89 |
19.23 |
企业所得税 |
13978 |
11968 |
-14.38 |
-2010 |
3.47 |
个人所得税 |
2150 |
2157 |
0.33 |
7 |
2.52 |
资源税 |
67 |
1568 |
2240.30 |
1501 |
3.20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2154 |
1991 |
-7.57 |
-163 |
4.00 |
房产税 |
2563 |
2492 |
-2.77 |
-71 |
1.06 |
印花税 |
562 |
662 |
17.79 |
100 |
1.03 |
城镇土地使用税 |
850 |
644 |
-24.24 |
-206 |
0.29 |
土地增值税 |
220 |
182 |
-17.27 |
-38 |
3.40 |
车船税 |
2055 |
2117 |
3.02 |
62 |
3.40 |
耕地占用税 |
|
|
|
|
|
契税 |
3206 |
6873 |
114.38 |
3667 |
11.04 |
环境保护税 |
3 |
3 |
|
|
0.07 |
其他税收收入 |
94 |
42 |
-55.32 |
-52 |
5.90 |
非税收入 |
3609 |
3670 |
1.69 |
61 |
5.90 |
分产业行业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项 目 |
2020年1-12月 |
2021年1-12月 |
增幅(%) |
增减(±) |
占财政总收入(%)2020 |
占财政总收入(%)2021 |
增减百分点 |
税收收入 |
59813 |
58560 |
-2.09 |
-1253 |
94.31 |
94.10 |
-0.21 |
一、第一产业 |
16 |
4 |
-75.00 |
-12 |
0.03 |
0.01 |
-0.02 |
二、第二产业 |
13595 |
24655 |
81.35 |
11060 |
21.44 |
39.62 |
18.18 |
采矿业 |
547 |
11730 |
2044.42 |
11183 |
0.86 |
18.85 |
17.99 |
制造业 |
3195 |
3177 |
-0.56 |
-18 |
5.04 |
5.11 |
0.07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970 |
918 |
-5.36 |
-52 |
1.53 |
1.48 |
-0.05 |
建筑业 |
8883 |
8830 |
-0.60 |
-53 |
14.01 |
14.19 |
0.18 |
三、第三产业 |
46202 |
33901 |
-26.62 |
-12301 |
72.85 |
54.48 |
-18.37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 |
861 |
959 |
11.38 |
98 |
1.36 |
1.54 |
0.18 |
批发和零售业 |
13006 |
11862 |
-8.80 |
-1144 |
20.51 |
19.06 |
-1.45 |
金融业 |
24064 |
8746 |
-63.66 |
-15318 |
37.94 |
14.05 |
-23.89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 |
641 |
616 |
-3.90 |
-25 |
1.01 |
0.99 |
-0.02 |
住宿和餐饮业 |
531 |
547 |
3.01 |
16 |
0.84 |
0.88 |
0.0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881 |
1302 |
-30.78 |
-579 |
2.97 |
2.09 |
-0.88 |
房地产业 |
3960 |
3948 |
-0.30 |
-12 |
6.24 |
6.34 |
0.10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530 |
991 |
86.98 |
461 |
0.84 |
1.59 |
0.75 |
信息技术服务业 |
541 |
371 |
-31.42 |
-170 |
0.85 |
0.60 |
-0.25 |
其他行业 |
187 |
4559 |
2337.97 |
4372 |
0.29 |
7.33 |
7.04 |
四、非税 |
3609 |
3670 |
1.69 |
61 |
5.69 |
5.90 |
0.21 |
合 计 |
63422 |
62230 |
-1.88 |
-1192 |
100.00 |
100.00 |
|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1345万元,为市指导性计划27000万元的116.09%,同比增长6.92%,增收2029万元。
分税种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预算科目 |
2020年1-12月 |
2021年1-12月 |
增长(±%) |
增减(±) |
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税收收入 |
25707 |
27675 |
7.66 |
1968 |
88.29 |
增值税 |
9473 |
8247 |
-12.94 |
-1226 |
26.31 |
企业所得税 |
3914 |
3351 |
-14.38 |
-563 |
10.69 |
个人所得税 |
602 |
604 |
0.33 |
2 |
1.93 |
资源税 |
40 |
481 |
1102.50 |
441 |
1.53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2154 |
1991 |
-7.57 |
-163 |
6.35 |
房产税 |
2563 |
2492 |
-2.77 |
-71 |
7.95 |
印花税 |
562 |
662 |
17.79 |
100 |
2.11 |
城镇土地使用税 |
850 |
644 |
-24.24 |
-206 |
2.05 |
土地增值税 |
220 |
182 |
-17.27 |
-38 |
0.58 |
车船税 |
2055 |
2117 |
3.02 |
62 |
6.75 |
耕地占用税 |
|
|
|
|
|
契税 |
3206 |
6873 |
114.38 |
3667 |
21.93 |
环境保护税 |
2 |
2 |
|
|
0.01 |
其他税收收入 |
66 |
29 |
-56.06 |
-37 |
0.09 |
非税收入 |
3609 |
3670 |
1.69 |
61 |
11.71 |
分产业行业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项 目 |
2020年 1-12月 |
2021年 1-12月 |
增幅(%) |
增减(±) |
占一般收入(%)2020 |
占一般收入(%)2021 |
增减百分点 |
税收收入 |
25707 |
27675 |
7.66 |
1968 |
87.69 |
88.29 |
0.60 |
一、第一产业 |
6 |
2 |
-66.67 |
-4 |
0.02 |
0.01 |
-0.01 |
二、第二产业 |
5091 |
8283 |
62.70 |
3192 |
17.37 |
26.43 |
9.06 |
采矿业 |
368 |
3754 |
920.11 |
3386 |
1.26 |
11.98 |
10.72 |
制造业 |
1110 |
1187 |
6.94 |
77 |
3.79 |
3.79 |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505 |
325 |
-35.64 |
-180 |
1.72 |
1.04 |
-0.68 |
建筑业 |
3108 |
3017 |
-2.93 |
-91 |
10.60 |
9.63 |
-0.97 |
三、第三产业 |
20610 |
19390 |
-5.92 |
-1220 |
70.30 |
61.86 |
-8.44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 |
455 |
303 |
-33.41 |
-152 |
1.55 |
0.97 |
-0.58 |
批发和零售业 |
5085 |
4306 |
-15.32 |
-779 |
17.35 |
13.74 |
-3.61 |
金融业 |
10456 |
6544 |
-37.41 |
-3912 |
35.67 |
20.88 |
-14.79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 |
257 |
243 |
-5.45 |
-14 |
0.88 |
0.78 |
-0.10 |
住宿和餐饮业 |
409 |
284 |
-30.56 |
-125 |
1.40 |
0.91 |
-0.49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784 |
499 |
-36.35 |
-285 |
2.67 |
1.59 |
-1.08 |
房地产业 |
2162 |
2335 |
8.00 |
173 |
7.37 |
7.45 |
0.08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88 |
466 |
147.87 |
278 |
0.64 |
1.49 |
0.85 |
信息技术服务业 |
302 |
127 |
-57.95 |
-175 |
1.03 |
0.41 |
-0.62 |
其他行业 |
512 |
4283 |
736.52 |
3771 |
1.75 |
13.66 |
11.91 |
四、非税 |
3609 |
3670 |
1.69 |
61 |
12.31 |
11.71 |
-0.60 |
合计 |
29316 |
31345 |
6.92 |
2029 |
100.00 |
100.00 |
|
(三)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情况
2021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5456万元,同比增长1356.74%,增收14395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456万元,占基金收入的100%。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零。
三、财政支出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85658万元,同比下降28.74%,减支34541万元。其中:民生支出:7167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67%。
主要支出结构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0年1-12月 |
2021年1-12月 |
增减(±) |
增长(±%) |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11,496 |
10,823 |
-673 |
-5.85 |
国防支出 |
195 |
213 |
18 |
9.23 |
公共安全支出 |
855 |
803 |
-52 |
-6.08 |
教育支出 |
26375 |
23138 |
-3237 |
-12.27 |
科学技术支出 |
471 |
166 |
-305 |
-64.76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1335 |
1891 |
556 |
41.65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17949 |
16,813 |
-1136 |
-6.33 |
卫生健康支出 |
7416 |
6862 |
-554 |
-7.47 |
节能环保支出 |
13981 |
6375 |
-7606 |
-54.4 |
城乡社区支出 |
16149 |
4095 |
-12054 |
-74.64 |
农林水支出 |
1012 |
687 |
-325 |
-32.11 |
交通运输支出 |
8049 |
54 |
-7995 |
-99.33 |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 |
1369 |
246 |
-1123 |
-82.03 |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
85 |
767 |
682 |
802.35 |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
287 |
193 |
-94 |
-32.75 |
住房保障支出 |
11412 |
10629 |
-783 |
-6.86 |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
668 |
848 |
180 |
26.95 |
其他支出 |
20 |
|
-20 |
-100 |
债务付息支出 |
1069 |
1053 |
-16 |
-1.5 |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 |
6 |
2 |
-4 |
-66.67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小计 |
120199 |
85658 |
-34541 |
-28.74 |
其中:民生支出 |
104521 |
71670 |
-32851 |
-31.43 |
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 |
86.96 |
83.67 |
-3.29 |
-3.78 |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14541万元,同比下降64.14%,减支26009万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11474万元,占基金支出的78.91%,减支6101万元;农林水支出21万元,占基金支出的0.14%;其他支出2131万元,占基金支出的14.66%,减支147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908万元,占基金支出的6.24%,增支620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7万元,占基金支出的0.05%,减支39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执行为零。
四、财政收支及基金收支平衡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345万元;税收返还性收入8176万元,其中: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1346万元、增值税税收返还收入1675万元、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79万元,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收入507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1007万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18017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1779万元,结算补助收入61万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补助收入68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4053万元,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68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161万元、科学技术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958万元、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317万元、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26万元,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14万元、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012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0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678万元;调入资金1661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8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3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65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293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03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758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6711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
预算上年结余7万元。2021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5456万元;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4499万元;财政存量资金调入91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80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4541万元,调出资金9700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4636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支出均为零。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428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486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58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0593万元。
五、财政收支特点
(一)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创历史新高。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1345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27000万元的116.1%,创历史新高,超收4345万元,同比增长6.92%,增收2029万元,增幅在各县区排名第三(除开发区外)。
(二)四大税种,仍支撑着财政税收。四大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12683万元,同比下降9.59%,减收1346万元,占税收比重45.8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40.46%。
(三)保民生、增福祉,支持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021年民生支出为7167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67%,连续八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以上,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优化支出结构,兜牢民生底线。将“三保”支出放到预算安排的首位,重点支持教育、社保、医疗、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有力地支撑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开展,实现了年度预算收支平衡。
六、增减收因素分析
(一)金融业税收收入减少。1-12月,金融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累计完成6544万元,同比下降37.41%,减收3912万元。金融业税收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0.67%降到今年的23.65%。主要原因主要来自阳泉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改制,至改制以来税收大幅减少,1-12月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累计完成2877万元,均为1-6月入库,7月以后无税款入库,同比下降60.52%,减收4410万元。
(二)减税降费政策对税收收入影响较大。1-12月份,减免各类税费46795万元。其中改善民生类税款减免13909万元,小微企业税款减免11640万元,支持金融资本市场减免9923万元;增值税减免20544万元,企业所得税减免8068万元,契税减免8512万元,个税减免4207万元。减税降费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促进经济转型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对组织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三)非税收入小幅增收,同比增长1.69%。1-12月份,非税收入完成3670万元,同比增长1.69%,增收61万元。从收入来源看,主要是受一次性因素影响,本年新增森林植被恢复费169万元;城乡建设事务服务中心处置汽车收入150万元;以及疾控中心的其他缴入国库的卫生健康行政性收费较上年同期增收160万元。
(四)依托政策支持,增加契税收入。契税受全市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清零行动因素推动,12月个人契税入库大幅上涨,当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大幅度增加1198万元,全年契税税收收入累计完成6873万元,同比增长114.38%。
七、完成财政收支预算采取的措施
(一)抓收入、强调度,切实提高财政收入质量。2021年,面对减税降费政策深入实施、支柱性税源减少、新冠疫情影响等不利因素和严峻形势,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力以赴组织收入,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345万元,创历史新高。
(二)固税基、养税源,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1年,继续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共减免各类税费46795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把减税降费释放的红利转化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
(三)调结构、严支出,持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面对财政收支矛盾剧增的压力,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收支矛盾压力,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保战略、保基本的总纲,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从严从紧管好财政支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统筹保障能力;二是加大对上资金争取力度,认真总结谋划,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51685万元,新增债券资金10800万元;三是优化支出结构,兜牢民生底线,将“三保”支出放到预算安排的首位,重点支持教育、社保、医疗、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有力地支撑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开展,实现了年度预算收支平衡。
(四)强监管、防风险,全面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发挥财政职能,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安排预算资金758万元专项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全力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全区债务风险整体处于可控可防范围。在严控政府债务风险的同时,合理举借新增政府债券10800万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财力支持。
八、财政预算收支执行存在的问题
在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同时,财政工作依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财政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还很多,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财政收入对主体税的依存性依然很大。财政总收入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完成税收收入41657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6.94%,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71.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完成税收收入1220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8.93%,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44.09%。
(二)财政收入增长缺乏动力。随着减费降税政策的持续实施,以及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传统行业比重大,新兴行业比重小,规模化企业少,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新增税源增长乏力,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基础不稳,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九、机构和人员情况分析
(一)机构情况:2021年度,纳入城区部门决算汇编范围的独立核算单位共97家。行政单位减少1户:阳泉市城区坡底街道办事处;事业单位新增1户,阳泉市城区医疗集团。
(二)人员情况:2021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年末人数2798人。其中:在职人员2760人(包括经费自理人员54人),离休人员10人,退休人员28人。
十、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是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一年,做好财政预算执行工作至关重要。2022年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区委“聚力打造‘四城一业’、建设‘中共创建第一城’首善之区”总目标总任务,努力推动转型发展蹚新路,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
(一)夯实财税基础,全力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1、狠抓收入征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做好税收收入组织工作,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强化对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的统筹力度,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加强跨年度收入统筹,提高年度间均衡性和稳定性。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其他非重点非刚性支出,调整腾出财力优先用于“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2、严格预算管理,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实施条例》,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提高财政资金运行安全性、规范性,加快完善现代财税制度。
3、坚持底线思维,注重防范化解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债券有效拉动投资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债券申报管理、使用监管和绩效考评,逐步降低债务风险水平。
4、加强内控建设,强化财政监督管理。积极探索财政监督的新形势新途径,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监督。加大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调,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确保各项财经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财税政策落地见效。
(二)聚焦战略发展,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
1、落实减税降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按照中央部署和统一安排,继续强化放水养鱼意识,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轻装上阵,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
2、强化提质增效,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大力争取和安排使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我区转型发展重大项目。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坚持市场化思维,引导和撬动民间资本,合力推动转型项目建设。
3、推动创新驱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充分运用我区科技创新奖补办法十二条政策,发挥创新专项资金作用,用好项目工资、研发奖励、补贴补助等激励手段,留住高水平创新人才,完善产业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支持作用,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推动实体经济做强做大,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着力保障民生,全力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1、支持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聚焦乡村振兴,支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2、优先发展教育,推进优质教育重塑。完善保障机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支持加强基础教育,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3、强化就业投入,支持就业创业发展。继续发挥财政推动就业创业工作的作用,保障就业资金持续稳定投入,统筹用好就业创业资金,深入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推动稳住就业基本盘。
4、提升公共卫生,加快健康城区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政策,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保障水平,增强突发重大传染病应对处置能力,完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医疗卫生体系,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5、提高社会保障,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完善社保基金管理,加大对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力度,支持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优抚安置等工作。
城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