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9日在阳泉市城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阳泉市城区财政局局长 齐永军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提出阳泉市城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聚力打造“四城一业”、建设“中共创建第一城”首善之区总目标总任务,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推进“两个统筹”,全面抓好“六稳”“六保”,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兜牢兜实民生底线,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区财政总预算经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我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12月经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批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由年初31650万元调整为27000万元,支出预算由年初63063万元调整为92367万元,增加2259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减465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增加1572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增加1044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增加2800万元、调入资金增加16609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693万元,上解支出增加1935万元。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345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27000万元的116.1%,创历史新高,超收4345万元,同比增长6.92%,增收2029万元,增幅在各县区排名第三(除开发区外)。税收收入完成27675万元,同比增长7.66%,增收1968万元,其中:增值税完成8247万元,下降12.94%;企业所得税完成3351万元,下降14.38%;个人所得税完成604万元,增长0.33%。非税收入完成3670万元,同比增长1.69%,增收61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656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92367万元的92.73%,同比下降28.74%,减支34543万元。其中: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823万元,为预算的91.22%,比上年下降6.52%;
--国防支出213万元,为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9.23%;
--公共安全支出803万元,为预算的97.93%,比上年下降6.08%;
--教育支出23138万元,为预算的92.55%,比上年下降12.27%;
--科学技术支出166万元,为预算的100%,比上年下降64.76%;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891万元,为预算的97.17%,比上年增长41.6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813万元,为预算的97.02%,比上年下降5.9%;
--卫生健康支出6862万元,为预算的90.70%,比上年下降7.47%;
--节能环保支出6375万元,为预算的95.21%,比上年下降54.4%;
--城乡社区支出4095万元,为预算的95.03%,比上年下降74.64%;
--农林水支出687万元,为预算的76.93%,比上年下降32.11%;
--交通运输支出54万元,为预算的46.96%,比上年下降99.33%;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83万元,为预算的100%,比上年下降86.63%;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767万元,为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802.35%;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93万元,为预算的73.95%,比上年下降32.75%;
--住房保障支出10629万元,为预算的87.62%,比上年下降6.86%;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848万元,为预算的85.57%,比上年增长26.95%;
--债务付息支出1053万元,为预算的100%,比上年下降1.50%;
--其他支出63万元,为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215.00%。
3、转移支付执行情况
2021年,上级对我区转移支付补助51685万元,比2020年82925万元下降37.67%,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上级下达我区特殊转移支付资金26034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41007万元,下降34.02%;专项转移支付10678万元,下降48.61%。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887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456万元,上级专项补助收入4499万元,举借新增专项债券8000万元,上年结余7万元,调入资金908万元。
2021年,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14534万元,为预算的75.82%,比上年增长430.83%,调出资金9700万元,年终结转4636万元。支出主要为新增专项债券支出(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
(三)社会保险基金执行情况
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5279万元,比上年增长5.13%。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5028万元,比上年增长23.86%。社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25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04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458万元、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结余836万元),滚存结余1142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71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9874万元、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结余836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支出均为零。
(五)政府债务举借情况
2021年,我区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资金108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2800万元、专项债券8000万元,专项用于老旧小区改造、义东沟村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义井镇瀑里村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安置、阳泉市委市政府旧址修缮工程等项目,为我区转型发展、红色文旅、生态环保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财力支持。
2021年,省财政核定我区政府债务限额69839.82万元,全区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66031.79万元,比2020年55989.37万元净增10042.42万元,全区政府债务率低于120%的警戒线,债务处于可控可防范围。
(六)落实区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及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预算决议情况
1、抓收入、强调度,切实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2021年,面对减税降费政策深入实施、支柱性税源减少、新冠疫情影响等不利因素和严峻形势,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力以赴组织收入,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345万元,创历史新高。
2、固税基、养税源,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2021年,继续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共减免各类税费46795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把减税降费释放的红利转化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
3、保民生、增福祉,支持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2021年民生支出为7167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67%,连续八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以上,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提升。
4、调结构、严支出,持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面对财政收支矛盾剧增的压力,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收支矛盾压力,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保战略、保基本的总纲,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从严从紧管好财政支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统筹保障能力;二是加大对上资金争取力度,认真总结谋划,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51685万元,新增债券资金10800万元;三是优化支出结构,兜牢民生底线,将“三保”支出放到预算安排的首位,重点支持教育、社保、医疗、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有力地支撑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开展,实现了年度预算收支平衡。
5、强监管、防风险,全面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安排预算资金758万元专项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全力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全区债务风险整体处于可控可防范围。在严控政府债务风险的同时,合理举借新增政府债券10800万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财力支持。
各位代表,总的来看,2021年各项财政工作稳步推进、开拓创新,经济社会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这是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加强监督、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全区各部门和全区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结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新增税源增长乏力,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基础不稳,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资金使用绩效仍需提高;财政干部知识更新能力提升不足、干部队伍建设仍需加强等。对此,我们将继续通过促进发展、推进改革、规范管理、硬化约束等措施积极加以改进,集中精力有效化解难题,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2年是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一年,做好财政预算工作至关重要。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紧紧围绕区委“聚力打造‘四城一业’、建设‘中共创建第一城’首善之区”总目标总任务,努力推动转型发展蹚新路,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
(一)2022年预算安排总体要求
一是收入计划积极稳妥。充分估计各类风险、矛盾和不确定性,做好税收收入组织工作,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力度,加强欠费清缴。
二是支出预算统筹兼顾。继续落实“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的总体要求,严把预算支出关口,深入挖掘节支潜力,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非必须非刚性支出,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分配机制。通过科学分配、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优化支出结构。
三是筑牢底线,切实防控财政风险。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兜牢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底线,加大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力度,积极消化暂付性款项。
四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努力实现项目预算绩效目标全覆盖,强化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政策到期项目一律取消、低效无效支出一律压减。
(二)2022年财政收支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为31658万元,比上年实际31345万元增长1%。其中:税收收入28000万元,比上年实际27675万元增长1.17%;非税收入3658万元,比上年实际3670万元下降0.3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72673万元,同比增长15.24%。其中:区级财力安排55612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提前告知9350万元,上年专项结转6711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000万元。主要项目安排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11017万元,比上年预算8786万元增长25.39%;
--国防支出安排163万元,比上年预算130万元增长25.38%;
--公共安全支出安排720万元,比上年预算432万元增长66.67%;
--教育支出安排26247万元,比上年预算21544万元增长21.83%;
--科学技术支出安排113万元,比上年预算139万元下降18.71%;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645万元,比上年预算594万元增长8.59%;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11310万元,比上年预算14187万元下降20.28%;
--卫生健康支出安排7125万元,比上年预算5336万元增长33.53%;
--节能环保支出安排362万元,比上年预算64万元增长465.63%;
--城乡社区支出安排3318万元,比上年预算2581万元增长28.55%;
--农林水支出安排1110万元,比上年预算536万元增长107.09%;
--交通运输支出安排111万元,比上年预算38万元增长192.11%;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安排317万元,比上年预算197万元增长60.91%;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安排1万元,上年预算为0;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安排241万元,比上年预算149万元增长61.74%;
--住房保障支出安排2581万元,比上年预算4021万元下降35.81%;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安排973万元,比上年预算641万元增长51.79%;
--预备费安排600万元,比上年预算550万元增长9.09%;
--其他支出安排4595万元,比上年预算2085万元增长120.38%;
--债务付息支出安排1124万元,比上年预算1053万元增长6.74%。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2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0000万元,提前告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5万元,上年结转463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14671万元,主要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和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安排的征地和拆迁补偿、2022年度专项债券付息等专项支出。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16920万元,同比增长20.00%。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15259万元,同比增长16.65%。当年预算收支结余1661万元,滚存结余13090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2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200万元。
三、完成2022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22年财政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区委十一届党代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提质增效,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统筹抓好“六稳”、“六保”发展,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有效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努力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一)夯实财税基础,全力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1、狠抓收入征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做好税收收入组织工作,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强化对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的统筹力度,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加强跨年度收入统筹,提高年度间均衡性和稳定性。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其他非重点非刚性支出,调整腾出财力优先用于“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2、严格预算管理,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实施条例》,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提高财政资金运行安全性、规范性,加快完善现代财税制度。
3、坚持底线思维,注重防范化解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债券有效拉动投资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债券申报管理、使用监管和绩效考评,逐步降低债务风险水平。
4、加强内控建设,强化财政监督管理。积极探索财政监督的新形势新途径,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监督。加大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调,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确保各项财经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财税政策落地见效。
(二)聚焦战略发展,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
1、落实减税降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按照中央部署和统一安排,继续强化放水养鱼意识,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轻装上阵,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
2、强化提质增效,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大力争取和安排使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我区转型发展重大项目。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坚持市场化思维,引导和撬动民间资本,合力推动转型项目建设。
3、推动创新驱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充分运用我区科技创新奖补办法十二条政策,发挥创新专项资金作用,用好项目工资、研发奖励、补贴补助等激励手段,留住高水平创新人才,完善产业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支持作用,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推动实体经济做强做大,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着力保障民生,全力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1、支持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聚焦乡村振兴,支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2、优先发展教育,推进优质教育重塑。完善保障机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支持加强基础教育,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3、强化就业投入,支持就业创业发展。继续发挥财政推动就业创业工作的作用,保障就业资金持续稳定投入,统筹用好就业创业资金,深入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推动稳住就业基本盘。
4、提升公共卫生,加快健康城区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政策,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保障水平,增强突发重大传染病应对处置能力,完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医疗卫生体系,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5、提高社会保障,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完善社保基金管理,加大对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力度,支持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优抚安置等工作。
做好2022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区委“聚力打造‘四城一业’、建设‘中共创建第一城’首善之区”总目标、总任务,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政领财、以财辅政,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扎实做好财政预算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