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区主要经济指标1-3月份完成情况均不太乐观。初步测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7.4亿元,同比下降0.3%,第一产业完成178万元,同比下降22.4%,第二产业完成6.17亿元,同比下降5.1%,第三产业完成41.2亿元,同比增长0.4%。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2020年计划完成212.5亿元,同比增长5%。1-3月完成47.4亿元,同比下降0.3%,居全市第四;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2%,居全市第五;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0年计划完成17.9亿元,同比增长12%。1-3月完成0.72亿元,同比下降32.4%,居全市第五;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0年计划同比增长7%。1-3月完成20.1亿元,同比下降33.7%,居全市第五;
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计划完成36992元,同比增长6.1%以上。1-3月预计完成8849元,与去年同期持平(该指标还未反馈);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0年计划完成31129万元,同比增长3.3%。1-3月完成6334万元,同比下降32.25%,居全市第五。
二、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农业
1-3月城区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09.3万元,同比下降27.3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1.2万元,同比下降29.32%,第一产业增加值220.4万元,同比下降31.5%。
1、畜牧业生产基本保持平稳
一季度全区生猪存栏80头,比上年同期减少170头,下降68%;生猪出栏20头,与上年持平;牛存栏69头,比上年同期增加21头,增长43.8%;羊存栏1175只,比上年同期下降5.8%;羊出栏200只,增长3.1倍;活禽存栏95000只,下降25%,活禽出栏26600只,增长9.2倍。
当前,随着复工复产,各类畜牧业生产步入正轨,加之畜产品价格较好,预计今年全区畜禽存栏量和畜产品产量均有望增加。
2、蔬菜及食用菌面积、产量均大幅下降
蔬菜及食用菌累计播种面积为1.7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71%,产量为80吨,比上年同期下降77%。
(二)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下滑减缓。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同比下降12.64%。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9.2%,较去年同期(-39.1%)上升29.9个百分点。
1、六大主导行业“5负1增”。煤炭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26%,下拉6.0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66%,下拉0.14个百分点;电力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03%,下拉0.05个百分点;食品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2.43%,下拉0.13个百分点;其他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3.24%,下拉3.32个百分点;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73%,上拉1.12个百分点。
2、多数产品产量下跌。在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6.81%;发电量同比下降2.92%;阀门产量同比下降23.66%;矿山专用设备同比下降33.13%;耐火材料制品同比下降13.22%;饮料同比下降36%;其他洗煤产量同比增长5.6%。
(三)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一季度,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0.72亿元(当月0.45亿元),同比下降32.4%,较去年同期(13.9%)低46.3个百分点,较1-2月份(17%)下降49.4个百分点,低于年度目标(12%)44.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0.63亿元(当月0.37亿元),同比下降34.5%;房地产投资累计完成0.09亿元(当月0.09亿元),同比下降11.8%。
按产业分:
工业投资完成0.07亿元,同比增长3.9%;
基础设施投资完成0.04亿元,同比下降78.1%;
其他投资完成0.61元,同比下降24.4%。
按经济类型分:
国有经济累计完成投资0.28亿元,同比下降67.8%;
民间投资累计完成0.44亿元,同比增长117.6%。
(四)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明显。一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1亿元,同比下降33.7%。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3亿元,同比下降35.2%。
1、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下降幅度大于商品零售。
按消费形态分,1-3月全区实现商品零售19.2亿元,同比下降31.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7.8个百分点;实现餐饮收入0.9亿元,同比下降59.5%,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73.3个百分点。
2、从商品类值看,粮油食品类增长明显,其他类值销售下降。
全区限额以上企业统计的17个商品类别中,只有2类商品呈正增长态势,其中:粮油、食品类3月份当月增长50.8%,1-3月累计增长20.4%,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占比较大的石油类、家电类、汽车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速下降,分别下降31.8%、57%、36.8%、48.3%。
吃、穿、用类:粮油食品类呈增长态势,服装鞋帽针织类同比下降48.3%。吃、穿、用类共实现零售额1.56亿元,占限上零售额的36.3%。
石油类:石油类累计实现零售额1.58亿元,占限上零售额的36.5%,同比下降31.8%。下拉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1.2个百分点。
家电类:家电类累计实现零售额0.4亿元,占限上零售额的9.3%,同比下降57%。
汽车类:汽车类累计实现零售额0.3亿元,占限上零售额的7%,同比下降36.8%。
升级类商品:金银珠宝类同比下降47.2%。
(五)财政收入
一季度,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24万元,同比下降32.25%。
三、原因分析
(一)农业
一季度蔬菜大棚都在杀菌育苗阶段,面积、产量减少。因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造成生猪饲养量大幅下降。
(二)工业
部分企业3月份产值大幅增长,减缓了规上工业企业的下滑速度。其中,阳泉市大阳泉煤炭有限公司疫情发生期间,为尽早抢占市场,企业采取保精煤与增加库存入洗量策略,提高产值,该企业3月产值同比增长103.88%,1-3月累计增长15.3%,比上年同期提高46.9个百分点。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因产品结构升级与市场形势较好订单量增加,复工复产后产量增加, 3月当月产值同比增长85.3%,累计增长13.4%。
(三)投资
1、新入库项目少,计划投资额小。截止3月,新入库项目计划总投资仅有3592万元,当年完成投资1958万元,同比分别下降87.8%、67.3%。对全区投资总量及速度的提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房地产投资下降明显。截止3月底全区房地产项目有工程量的仅仅1个(万通花园暨万通广场工程)。
3、续建项目进展缓慢,且大多接近尾声。在库续建项目对3月投资增长支撑不足。部分续建工程接近尾声(众康北区建设项目、城区娘子关泉域重点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工程、恒大新城、万通花园暨万通广场工程)。以上项目投资强度下降,对投资的增长影响较大。
4、大项目支撑作用减弱且推进缓慢。今年原计划开工的大阳泉村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项目(计划总投资为8.3亿元)、城区义井镇瀑里村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安置工程(计划总投资为9.3亿元)现正进行拆迁及场地平整工作,项目进展缓慢,未形成实际工作量。
(四)消费
受此次疫情影响,餐饮业、百货类下降明显。疫情期间,为避免因聚集而产生交叉感染,我区所有餐饮行业全部停止营业,百货类商场营业时间缩短,3月陆续复工复产,但居民消费热情不高,客流量下降,营业收入下滑明显。
四、意见建议
1、加快出台《城区政府提振餐饮行业信心八条措施》,从发放餐饮行业政府财政补贴、引导和倡导减免租金、大力支持周末消费、发展夜经济等方面推动我区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经营恢复常态,并形成新的发展。
2、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泉民畅购、乐享春天”商家让利促销费活动。
3、全面落实我市即将印发的两条惠企政策。对全市住宿、餐饮、旅游企业2020年税收收入中市、县留成部分予以全额奖励返还;对承租行政事业单位用房的住宿、餐饮企业,在省政府确定全额免收房租期限的基础上再延长3个月。
附件:2020年1季度(反馈数).x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