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阳泉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青年“追光者”的引航人
发布日期:2022-06-23 09:45 来源:

  她,14年如一日,心系团员青年,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美育带德育,扎实推进团学工作,争当共青团改革的奋进者。

  她,坚持做有温度的教育,关心青年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领学生筑梦,陪伴学生圆梦,矢志做青年“追光者”的引航人。

  她就是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阳泉四中团委书记刘晓丁。

  传承: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这就是我今后几十年的工作环境吗?”2008年,刘晓丁初到阳泉四中,土操场、破窗户,简陋的学校环境,陈旧的设施设备,让教育部直属、211大学毕业的她打起了退堂鼓。

  “再苦我也不怕,在这里、在共青团大熔炉里历练成长,这是我成长的摇篮、奋斗的起点。”如今,面对各大名校抛出的“橄榄枝”,刘晓丁选择了拒绝。

  青春生生不息,团的精神传承。刘晓丁的转变来源于“老团干”的言传身教。初到单位,当时即将退休的“老团干”甄海禄老师看出刘晓丁心还没定下来,把她叫到办公室说:“你是在寻找自己的方向,我觉得你挺适合干共青团工作”。甄海禄给她留下了两本共青团工作的书籍,叮嘱她要像50年代的人一样,当个“又红又专”的人,把自己的专业贡献在火红的事业上,把学生活动搞起来、把校园文化建起来。

  当上青年委员后,校团委书记白东林老师毫无保留地传授刘晓丁工作经验,时任校长武瑾鼓励她敢于挑重担,放开手脚去干,激发了她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慢慢地,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工作得到上级团组织的肯定,先后被评为区、市优秀团干。

  两位“师傅”、一位校长给刘晓丁生命的罅隙里注入了光。越是艰难越要向前,她不仅留下了,还努力地想去干点事。循着光的方向,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她从团委委员到独立担当起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重任,一步一步,坚定而执着。

  “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这不是我个人的成绩,是全体四中人60多年的积淀与付出,正好到我这儿结了果。”说起取得的荣誉刘晓丁满怀敬畏。她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学校就被团中央授予“华北地区17城市中学实践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今天的荣誉源于四中好几代人的付出,融入了很多人的心血,正是因为传承和接力的力量,让她坚定地走了下来。

  实践:为学生搭建梦想舞台

  如果说,当年启发刘晓丁走上共青团之路的甄海禄老师,是她的“燃灯者”,那么,十年以后,刘晓丁又用这盏灯点亮了无数学生的成长之路。

  为了让团的教育入脑入心,为了成为合格的引航人,刘晓丁探索了多年。她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坚持从高处立意、从小处着力,以美育带德育强化思想引领,将理论学习和研学实践相结合,身体力行把思政教育落实到团学工作中去,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方法。

  ──戏剧教育让德育更有“戏”。创办戏剧社团,首创“红色戏剧主题团日活动”,组织举办校园戏剧大赛、课本剧大赛、成语戏剧大赛等,引导学生自编自演沉浸式戏剧,学习党史、国史、共青团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荣获全国中小学戏剧教育优秀成果奖;

  ──校园广播站变身成长“加油站”。将校园广播作为重要的德育教育阵地,组建“青春驿站”,学生团员和青年教师纷纷争当主播,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青春奋斗的故事,让梦想和责任根植青年心中;

  ──红色传承有“声”有色。组建校园合唱团,连续多年坚持课间传唱百首红色经典歌曲,以文艺活动传承红色基因,以文艺作品润泽学生心灵;

  ──“剧”说普法深入心田。把普法宣传和防校园欺凌宣传结合起来,编写拍摄情景剧、短片,教育引导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护佑学生健康成长;

  ──团校建设别开生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团校师资,把团校课堂开设在阳泉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消防队、敬老院、街道社区等不同场所,真正将共青团阵地打造成理想信念的高地、精神价值的熔炉……

  “引导青年学生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更好肩负起党交给共青团的光荣使命,这是我们的责任。”刘晓丁说。

  无悔:做温暖的教育者

  刘晓丁所在的学校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相对薄弱。刘晓丁要求自己用心做有温度的教育,关心关注每一名学生全方位的成长。

  对贫困、残疾的学生,刘晓丁在给予他们物质上帮助的同时,更加注重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理解。为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她和班主任逐户走访,与学生交心谈心,与父母沟通交流。贫困学生领取生活补助,为维护学生的尊严,她将物品送到学生家中;有爱心企业免费组织贫困生参观游览,她告诉学生是被随机选中的……她通过这些“不动声色”的帮助,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隐私,滋润学生心田。

  在发展团员上,刘晓丁注重发展品质优良、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她发展的第一个团员高亚轩,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作为政治科代表的他,主动带领全班同学坚持“日习一语”,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树立了航标,如今已成为一名光荣的铁路警察,今年还承担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安保工作。学生付一博,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摔倒,他毫不犹豫地搀扶起老人送到邻近的交警岗哨,并经交警联系到了老人的家属,被率先发展为团员。课堂之外,刘晓丁带着学生做志愿者,深入社区和农村的孤寡、独居老人、残疾人家庭中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参加铲除小广告、植树、粉刷等劳动实践,把校外的社会变成生动的课堂,在实践中培育孩子们的责任担当。

  工作之余,刘晓丁就到社区做文艺志愿者。疫情突袭,她又当起了社区防疫志愿者,在她的感召下,四中有多名青年教师穿上了“红马甲”,奔走抗疫一线,她创作的《为爱守护的你》被评为山西省音协优秀抗疫作品。

  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青春路上,刘晓丁既是“追光者”,同时也是一道光,努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燃学生心灯,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做眼里有光芒、身上有力量、心中有责任的新时代青年,坚守对共青团工作的热爱与执着,成为学生的青春引路人。”在日前召开的城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上,刘晓丁如是说。

主办单位:中共阳泉市城区区委 阳泉市城区人民政府主办   网站地图
地址:中国山西省阳泉市南大街300号 邮编:045000 联系方式:0353-2169068 cqxxzx@126.com
ICP备案编号:晋ICP备 05007173 号 网站标示码 1403020001 晋公网安备 1403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