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3幸福列车”工作法 鸣响社区治理最强音
发布日期:2022-09-01 16:08 来源:
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上站街道市政府大院社区积极探索实践“0353幸福列车”工作法,不断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着力提升社区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切实增强了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零距离”架设干群“连心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社区干部既是战斗员,又是保卫员,还是服务员,用不分昼夜的劳动筑牢了社区安全屏障。他们中,有人每天爬上百层楼,有的每天成百上千次测量体温,一次次拨打电话、一次次敲门问询、一次次送菜送药,他们用“零距离”服务与社区居民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做到了“有呼必应,有难必帮,有疑必解”,为社区治理带来关爱与温暖。在疫情防控“敲门行动”中,辖区1700余户已完成多轮覆盖,摸排登记常住2788人,辖区门店122个,使群众的安全感在家门口得到升级。
“三大行动”打造治理“新格局”。对于城市来说,社区犹如一列满载居民群众疾行飞驰的“动车”,市政府大院社区通过实施筑基、聚力、追梦“三大行动”助推“列车”跑出加速度和高质量。在筑基行动中,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体联动的组织架构为“车体”,组建6个“全科网格”党支部、46个“微网格”党小组为“车厢”,形成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社区治理体系。在聚力行动中,整合辖区资源,先后组建先锋引领指导队、多元文化宣讲队、联防联控值守队等10个特色党员小分队为“司乘”,着力打造懂管理、会服务、素质高的“红色乘务组”。以“党建朋友圈”为纽带,与51个朋友圈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加强联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在追梦行动中,积极创建了殿英调解室、共享物业、大碗茶议事、网格化管理服务沙盘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党建服务品牌,社区治理能效和声誉得到了双提升。如,“共享物业”就是按照就近原则,将10分钟共享圈内相邻的N个“微小区”,串联成一个“大社区”,共享物业管理资源的“大物管”社区治理模式,从而打破了区域间的“围墙”,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五驾齐驱”驶向治理“快车道”。在社区治理中,市政府大院社区启动“学思号、文明号、平安号、惠民号、智享号”幸福列车,沿着“五治融合”设计的轨道,承载社区居民一起向幸福进发。学思号,开启政治之旅。发挥“五老”人员多、专家学者多优势,成立“大拇指理论宣讲团”,开设“大院小板凳课堂”,组建“阳光读书会”,开辟实体阅读区和电子阅览功能融合的“学习小站”,针对性开展“五类微党课”,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文明号,开启德治之旅。紧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采取讲、选、助、乐、育五种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居民道德素质,培养社区文明新风尚,切实将文明实践转化为居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平安号,开启法治之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4558”工作法,开展“一张网格强基础”项目,构建“全科型”网格服务管理体系,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建立多方联动议事协调机制,形成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社会协同、居民自治的共治新格局。惠民号,开启自治之旅。践行“五零工作法”,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面对面实打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型社区。智享号,开启智治之旅。依托综治信息平台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沙盘,以网格员力量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深化拓展“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实现对所辖社区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三化机制”提升社区“幸福感”。市政府大院社区通过“三化机制”建设,让居民群众享受到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带来的幸福感。立足项目化,坚持把基层治理工作中的重点任务项目化,建立链条闭环工作机制,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形成菜单式服务项目库,建立服务项目认领制度。推进专业化,整合多方专业资源,吸纳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同北京联合大学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合作,共同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课题研究。追求精准化,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基础,紧紧抓住“宣、治、调、暖、精”五个特点,设立群众“心愿墙”、征集群众“微心愿”、开通民情“微信群”,听民意、知民情,掌握群众所需所盼,让社区服务与群众多元化需求精准匹配,推动社区服务更加精准化。